春回大地,万象“耕”新。放眼邳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今年以来,我市紧扣“三农”领域目标任务,立足全市农业资源禀赋,在加大项目谋划储备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领域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项目,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车辐山镇紧扣地方农业资源禀赋,精心筛选优势项目,推动专业化、精细化生产运营,在加大科技创新、拉长产业链条的同时,实现附加值的最大化提升。
在该镇新招引的宝丰农副产品烘干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记者见到,厂房钢构立柱吊装已完成80%,屋顶吊装正有序进行。“在加快主厂房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辅助厂房地基施工,计划7月中旬完成烘干设备的调试,确保在玉米收获前全面投产。”邳州市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现新介绍。
宝丰农业科技项目规划建设厂房5000平方米,新上1条年烘干玉米3.6万吨生产线条初级牛羊制粒饲料生产线吨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据初步预测,经烘干加工后,每亩玉米增产幅度约为50元。车辐山镇农技中心主任邢东风表示:“车辐山镇玉米种植面积6万亩,宝丰农业项目专注于玉米深加工,特别是在阴雨天气,该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能够及时收储玉米并进行烘干、加工,保障玉米品质。”
车辐山镇是我市大蒜主产区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大蒜全产业链的持续发展,通过积极招引大蒜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链。今年初,该镇通过“僵尸企业”清理,招引南京江泉大蒜冷链物流项目,目前主体钢结构框架已经完工,进入地面硬化及附属设施的施工阶段。“项目计划建设1座12000吨恒温库和1000平方米大蒜生产车间,用于大蒜深加工,将在6月底完工。”邢东风介绍。
车辐山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共招引和建设农业重大项目8个,涉及农业冷链物流及初加工、农副产品烘干、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截至目前,已有6个项目顺利开工,其余2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镇域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车辐山镇人大主席汪恩鸿表示:“围绕项目建设,我们秉持‘店小二’精神,主动靠前、全程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达效;围绕农业资源优势,我们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产业培育,优化产业链条,推动车辐山镇农业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车辐山镇深入推进农业重大项目,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河镇则依靠龙头企业益客集团,持续扩大畜禽产业规模,并积极引进食品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力求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集群。近日,记者来到徐州润客调理熟食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地基施工作业。“我们预计4月底5月初完成地基建设,11月初整个工程竣工,设备已经采购,年底力争试生产。”项目建设经理李伟说。
作为益客食品产业的有效延伸,调理熟食项目包含速冻库、成品库、制冷机房等设施,年产调理食品5万吨、熟食2万吨。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新河镇肉鸡产业一二三产融合,预计带动就业500余人。新河镇副镇长陈士强表示:“调理熟食项目是对肉鸡产业深加工的延伸,能够进一步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耕肉鸡产业链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当前,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期”,新河镇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提供全面、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严格把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早日投产见效。“项目专人包挂,邀请安监办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指导,积极帮助企业向上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帮扶,推进项目早日投产、见效。”陈士强说。
宿羊山镇依托大蒜产业优势,积极发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品牌效应,紧密围绕大蒜产业集群,精心策划并推进多个项目,致力于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其中,新建的大蒜交易市场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有序施工,现已完成冷链仓储区的钢结构立柱组装工作,预计4月底全面完成保温板的安装。此外,冷库所需的相关设备也已订购到位。“4月中旬地面硬化完工,5月中旬设备安装调试,5月底整体投入使用,目前一期工程建设85栋冷库。”大蒜交易市场项目建设负责人宋庆祥表示。
宿羊山镇大蒜交易市场项目计划新建高标准恒温库、现货交易区、信息服务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等设施,涵盖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蒜专业数据采集和价格发布中心等特色板块。项目建成后,将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淮海经济区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推动作用。宋庆祥表示:“整个市场对大蒜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加工、集中交易一站式的服务,带动就业400余人,目前加快投入人力、机械,争取早日完工。”
近年来,我市围绕“富民增收”这个根本目的,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招引一批规模种养、精深加工等领域产业链项目。通过加大项目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投入,引导更多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打造特色品牌,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以项目为载体,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