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渐行渐远,荔枝枝头卸妆。繁茂荔林沉淀岁月静好,累累硕果见证耕耘荣光。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荔枝之乡”惠阳镇隆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品牌助力产业发展”为引擎,“生产提质、销售增效、品牌跃升”三位一体协同推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荔枝产销交出了一份“种好、卖好、宣传好”的出色答卷。
今年,全镇4.3万亩荔枝林产量突破2.5万吨,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占比超九成。截至7月15日,累计销售24937吨,产值超3.7亿元;全网曝光宣传量破50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增长40%;销售均价同比提升15%。
年初,镇隆镇未雨绸缪,结合往年经验、预测产量并制定产销实施方案,从种植管理、施肥用药、电商培训、宣传助力、市场搭建、销路推广、关键大户,全方位做好荔枝产销工作。
生产提质方面,全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全覆盖。按照时间节点,3~4月先后开展4场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疏花保果、无人机飞防、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惠及2100人次荔农,推动优果率提升至85%。
质量管控方面,镇隆镇建立完善的农业投入品质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以区农检中心为核心、镇级农检站为网点、企业自检为补充的三级质检网络。同时,通过荔枝生产协会大力推广种植标准,为品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农业的应用成为今年一大亮点,让荔枝生产如虎添翼。今年,低空无人机飞防技术覆盖全镇4.3万亩荔林。同时,试点的山地无人机吊运技术(单次50公斤)成效显著,鲜果损伤率降低15%,运输效率提升3倍。科技赋能过程中,当地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升荔枝品质与安全性,使植保成本降低30%,农药利用率提升40%,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在补齐深加工短板方面,镇隆镇与惠州绿全保健品有限公司合作加工荔枝原浆200吨,并联合惠州市红美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荔枝干、果酒等6类衍生品,消化1500吨荔枝,使产品附加值提升50%,有效延伸荔枝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
种出好荔枝是基础,卖出好价钱是关键。今年,镇隆镇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线%,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占40%,商超与社区团购占20%,形成了多元化的销售格局。
2023年,镇隆建成全省最大荔枝交易市场——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内含两千平方米售卖区、400平方米冷链区,设摊位160个。除零售散卖外,这里吸引了18家大型收购商入驻,保底价协议覆盖100%签约农户。还通过“公平秤+快检公示”制度和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鲜果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为交易品质保驾护航。紧邻交易中心的镇隆圩镇客厅是“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今年它在特色展示、休闲会客、特产售卖、直播带货、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助荔”效果。
插上网络翅膀,远销五湖四海。今年线上渠道表现亮眼:“活荔惠阳”商城上线万名用户;顺丰直播单场销售更是突破500吨;本地官方媒体、省内自媒体等纷纷慕名而来参与直播带货,进一步扩大了镇隆荔枝的线上影响力。
商超与社区团购渠道约占销量20%,通过天虹、吉之岛直供以及236个社区拼单点,有效降低中间成本。国内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对接78所高校校友会,启动香港有机认证试点,RCEP订单量同比激增45%,让镇隆荔枝的销售网络越织越密。
今年创新的“三级分层”销售策略(普通果保底收购、中端果RCEP集散、高端果“三重认证”溢价)有效化解滞销风险;顺丰全程运营冷链与物流,开创“政府搭台、企业运营、荔农受益”新模式,获省商务厅推广。
镇隆荔枝搭乘文化快车,品牌影响力实现跃升。据统计,各级媒体发布报道超170条,全网曝光宣传量突破50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增长40%。“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等分阶段热点话题在国家、省、市、区等官方平台引发热议,自媒体领域更是数不胜数。
系列品牌活动精彩纷呈:6月8日的“惠阳镇隆荔枝产销宣传媒体见面会”向社会各界通报了镇隆荔枝产销工作的核心策略与创新实践,为产销工作营造积极舆论环境。6月14日的“荔香四海 产销共赢”镇隆荔枝产销对接大会暨RCEP荔枝交易中心开售仪式,签约量高达15600吨。
“红荔映客乡”文旅活动巧妙融合荔枝采摘与客家围屋游,吸引8万人次游客,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和餐饮消费超1000万元,让镇隆荔枝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接下来,该镇计划构建产业韧性体系,推进深加工产业建设;科技赋能全链升级,推广无人机吊运,开发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品牌国际化突破,推进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提升海外销量占比;深化文旅融合,开发主题研学路线,推动荔枝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溢价”转型,致力于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可复制的特色产业振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