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7月26日消息(记者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在2025年1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宁夏确定了这样的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十四五”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质量等任务全面完成。
在当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宏观形势、宁夏实际和“十四五”收官,也充分体现了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2025年时间过半,再看宁夏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实现生产总值2650.90亿元,同比增长5.8%,位居全国第4。第一产业增加值116.6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以6.2%的增速领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411.23亿元,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63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6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1元,增长6.2%。
基于上述数据,在宁夏刚刚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总结指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双过半”目标如期实现。
“得益于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四类项目的有力支撑,上半年,我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2951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88%;自治区本级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复工97个,年度投资完成率68.8%,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鹏介绍。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高效运转,为宁夏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央广网记者 齐平 摄)
对于宁夏当前正在实施的大项目、好项目,张鹏如数家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投资180亿元、总装机容量612万千瓦的宁东绿电园区正在加紧建设;青铜峡工业园区的宁夏鼎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铝材精深加工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并网发电……
今年,宁夏聚焦“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党政代表团敲门招商,召开全区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第三届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等,配套出台40多项支持民营经济政策,实现95.3%的事项网上可办,91.3%的事项“最多跑一次”,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有一组数字特别值得关注:上半年宁夏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五;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9%;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2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高达175%,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今年,我们工信系统全力以赴稳增长、挑大梁,上半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8%,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卢机智说。
经济拔节向上,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宁夏以政策引领、市场导向的组合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上半年,我区突出就业优先、增收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60%和104%。”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晓波告诉记者,宁夏上半年全体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率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0.4%、100.1%和102.4%。
据统计,上半年宁夏累计举办“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会824场,25.97万个岗位信息通过“宁好就业”平台精准推送。同步开展的援企稳岗补贴则让企业如沐春风:日前,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收到了一笔74万元的援企稳岗补贴,让该公司招聘负责人肖惠文惊喜不已:“这笔钱最终用在了员工技能培训上,让几百名工人掌握了新的操作技术。”
今年上半年,宁夏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0%,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以稳就业、保民生为出发点,今年上半年宁夏失业人员再就业2.4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24人,“1131”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2亿元,培育了8932个创业实体……数字的背后,是就业带给群众的底气。
“上半年,全区引进华为直营店等30多家首店,实现了全国首例浓缩牛奶蛋白的出口。”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戴培吉介绍,今年上半年,宁夏构建促进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打出“政策+资金+活动”三维驱动组合拳: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2.8万辆,直接拉动消费43亿元;家电数码核销58万笔,带动消费21亿元,推动限额以上汽车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激增20.9%、61.8%。600余场“惠民消费季”“汽车文化展”活动密集登场,点燃城乡消费热情。
银川怀远夜市、览山落日,吴忠光耀美食街……华为智能生活馆、小米汽车体验店、中欧班列商品展销中心……首店经济、夜经济塑造的全新消费场景,叠加政策补贴,让内循环的动能不断提升。
而在外贸方面,银川海关最新数据显示:1至6月,宁夏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5位。
在经济运行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西夏陵申遗成功、宁夏荒漠化防治经验向全球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宁夏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结果,是宁夏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结果,更是宁夏勇于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责任担当。